一、实验原理
它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,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,用于定量测定。测定的对象可以是抗体也可以是抗原。
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:
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(免疫吸附剂);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(标记物);③酶作用的底物(显色剂)。
测量时,抗原(抗体)先结合在固相载体上,但仍保留其免疫活性,然后加一种抗体(抗原)与酶结合成的偶联物(标记物),此偶联物仍保留其原免疫活性与酶活性,当偶联物与固相载体上的抗原(抗体)反应结合后,再加上酶的相应底物,即起催化水解或氧化还原反应而呈颜色。其所生成的颜色深浅与欲测的抗原(抗体)含量成正比。 这种有色产物可用肉眼、光学显微镜、电子显微镜观察,也可以用分光光度计(酶标仪)加以测定。其方法简单,方便迅速,特异性强。
二、实验方法
Step1: 将靶蛋白特异性捕获抗体附着在微孔板上
Step2: 添加与捕获抗体结合的靶蛋白的标准品和样品
Step3: 洗去未结合的物质
Step4: 添加与固定的靶蛋白结合的检测抗体
Step5: 洗掉多余的检测抗体并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物
Step6:添加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间接检测结合蛋白
三、结果展示
四、技术总结
加样本和反应试剂时必须注意避免以下几点:
加样太快,无法保证微量加样的准确性和均一性。需匀速加样,吸样时,加样枪需按到第一档,加样时,加样枪需直接按到底;
加样应直接加入反应孔底部,加在反应孔壁上易溅出会对邻近孔产生污染。尽量避免出现气泡;
反应试剂的加入时先要注意试剂的有效期,再注意滴加的角度和滴加速度。滴加太快易出现重复滴加在两孔之间。
五、样本要如何准备?
新鲜样品:0.1g新鲜组织(至少)或者加入蛋白裂解液,干冰运输;
细胞:细胞类型样本细胞数为1x10^6以上,干冰运输;
全血/血清样本:用抗凝管保存的外周血 5~10ml,骨髓1~3ml; -80℃保存不超半周的白细胞匀浆>400μl,每 400μl 加入 400μl Trizol。
R 实验原始下机数据
R 数据统计分析
R GraphPad作图
R 实验结果报告